- 鲫鱼新品种在皖扩繁
- 中国农业网[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04-29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 [打印] [关闭] [查看评论] [专家答疑]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朋友] [发布类似信息] [繁體中文]
-
日前从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了解到,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团队联手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在农业农村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支持下,共建异育银鲫“中科五号”扩繁基地。到目前,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五号”水花鱼苗4个批次约15亿尾。
异育银鲫“中科5号”是桂建芳团队培育出的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2015年桂建芳院士与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合作,建立了 “安徽省水产院士工作站”。小老海实业集团位于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是专业从事大宗鱼类种苗繁育的省级水产良种场,也是安徽省****的名贵龟类、胭脂鱼、鮰鱼、刀鱼等长江珍稀水生生物繁育、养殖及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拥有养殖水面4500亩,工厂化室内循环水育苗繁育车间22600平方米,一个批次可繁育异育银鲫“中科五号”水花鱼苗3.6亿尾。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蒋军介绍,异育银鲫“中科5号”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特点;相比“中科3号”,它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投喂低蛋白(27%)低鱼粉(5%)含量饲料时,一龄鱼的生长速度平均比“中科3号”提高18%。二是抗病能力较强,与“中科3号”相比,成活率平均提高20%,增产效果明显。异育银鲫“中科5号”养殖结果表明,无论是较本地的异育银鲫品种还是异育银鲫 “中科3号”,一龄异育银鲫“中科5号”的生长要快20%以上。因此,养殖“中科5号”无疑会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鲫鱼是我省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全省鲫鱼养殖面积近200万亩,年产量约19万吨,占全国鲫鱼产量的6.8%。长期以来,受异育银鲫种质退化影响,我省池塘鲫鱼养殖产量低,规格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了解,我省有50%的鲫鱼需要从江苏和湖北调运。
蒋军表示,异育银鲫“中科5号”芜湖繁育基地的建成,提升了安徽水产种业水平,对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 中国农业网编辑:本信息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
- 【相关文章】
- 孵化鸡苗的方法
- 冬季产蛋鸡的管护
- 散养户冬季养猪巧御寒
- 家禽规模养殖场饲养管理要点
- 羊瘤胃鼓气
- [供]澳尼罗非鱼苗
- [供]优质尼罗罗非鱼 海南宏达水产有限公..
- [供]优质罗非鱼
- [供]海南****火箭鱼供应
- [供]宏达渔业水晶巴丁
- [供]****苗供应,****苗批发,海南****苗
- [供]罗非鱼苗,罗非鱼出售,罗非鱼供应
- [供]罗非鱼苗水产种苗,罗非鱼苗
- [供]尼罗罗非鱼苗
- [供]吉富尼罗罗非鱼
- [供]专业罗非鱼养殖 海南宏达水产有限公..
- [供]优质****火箭鱼苗供应